facebook rss

你的水燒開了沒?

cs202411

 副書名:認出心性的大圓滿之道
 作者:寂天菩薩、蓮花生大士、祖古烏金仁波切等
 彙編:瑪西亞.賓德.史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譯者:項慧齡
 出版社:眾生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98176-9-6
 裝訂:平裝
 訂價:450 元
 特價:360 元
 線上請購

 

本書特色

  

 「大圓滿」意味著包含一切,

一切皆圓滿,

沒有什麼需要去除或增添。

真正地看見那真實,

你的水就已經燒開了!

內容簡介

  

如果有人問:「修行是什麼?」我們應該回答:「修行即是斷惑。」如果下定決心要成佛,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成佛?

本書提供了一張明確的地圖,以「岡波巴四法」中的第一法「願心向法」(如何轉心向法)與第二法「願法向道」(如何確保佛法修持成為道途)為經緯,讓我們確立正確的方向,生起歸向三寶以尋求解脫的信心,並看見金剛乘這條道途如何助成我們抵達成佛的目的地。

第一部「入門教言」,提醒我們理智的心基本上是迷惑的,修行者必定要求助於佛法,修持無分別念的本智,才是唯一能夠盡除迷惑與執取的方法。一切的修持都要結合「聞」與「修」,以淨觀與開放的心從事修持,才能成就本智的清淨壇城。

 第二部「起點」,強調修行者要相信自己能成佛,每個人都具備了成佛的潛能——佛性,但現在的我們處於暫時被無明障蔽的狀態,無明使眾生與佛性分離,但是能淨除無明者,也正是這佛性。我們是否能認出佛性,即是證悟的關鍵所在。雖然我們無法成為本初佛,卻能再次證悟,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起點。

第三部「融合」,勸誡修行者要融合見地與行持,須「從上往下」開展見地,且「由下趨上」通達法道。亦即修行者應該擁有至高無上的見地,行止則應先如聲聞,次如獨覺,最後如菩薩。有關如何進行修持,祖古烏金仁波切特別強調「轉心四思惟」是修持的基礎,修持一座前行法,等於修持所有三乘的法教,它能淨除我們所造作的惡業與障蔽,實證就會自然地生起。

當無明障蔽皆已盡除,自心了無遮障時,證悟就猶如一片天空,通徹、清朗、無礙。

導言

 

實證見地是究竟的皈依

文/確吉尼瑪仁波切 

當修行者已認出大圓滿的本淨正見,

並能加以保任時,

就自動包含了所有的修持面向。

■心基本上是迷惑的

探尋並發掘何者為真實,是身而為人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必須以智力作為主要的工具,以正理作為驗證,而這兩者是我們此刻所擁有的一切。然而,當我們努力去加深自己的體悟與認識時,有個問題仍然如影隨形:這個如此聰明、理智的心基本上仍然是迷惑的。

因此,所有的「洞見」都被迷惑所充滿。很抱歉,我如此地直言不諱,但人類的認知真的充滿迷惑。在證得正覺之前,這份認知並非無謬的智慧,也並非真實。我們是否能夠承認自己尚未證悟?

佛的證悟狀態是一種能夠清楚、明白且徹底感知諸法本性的狀態,它是一種明瞭諸法本來面目的智慧,了無任何迷惑與扭曲。這是我們必定會求助於佛語與佛法的原因。

當代社會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宗教、信仰體系與思想學派,我不確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但是我相信,這是人們各自的業(梵karma)與習氣的表現。大多數的修行人視佛陀為一位睿智的導師與和平的倡導者。在某些地方,佛陀的地位與當地宗教的創始者等齊,在其他地方,佛陀則居下位。

「我的哲學、我的宗教是最真實的。我們的祖師所說的話語是最至高無上、最清楚明白的實相」,這種感受是人之常情,而相信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最為殊勝,也是人性的表現。因為這種信念的緣故,人們往往認為其他人的見解或心靈道途大錯特錯,會使人誤入歧途。由於我們置身多元化的世界,因此沒有必要在公開講說時,就開宗明義地聲稱:「我們的佛陀,而且只有我們的佛陀才是真實的!」

老實說,人性的自立特質並非新鮮事,它一直都是如此。有鑑於此,佛學傳統一向強調,人們應當透過智識的推理來驗證佛語與驗證後繼諸位大師的經教。具聰明才智者以邏輯為可靠的所依。

在近幾個世紀當中,包括現代科學等強調「客觀現實」的哲學觀點一直佔有優勢。就產品與科技而言,「創新」這個概念備受吹捧、讚揚,而異於過往的新思想、新思維也廣受大眾喜愛。當代社會著迷於新奇的事物,任何能夠史無前例地創新的人,不論是新創一種觀點或想法,就自動成為一種新「宗教」的創始者。學童被教導愛因斯坦是一位天縱之才、一位創新者,不是嗎?

■我們應重視佛陀的話語

今天,我們看見世人對佛法的興趣日漸濃厚,來自各種背景的人開始接觸傳統的佛教法教。我認為,相較於一位學識豐富的佛教大師,剛接觸佛教的西方人士反而比較容易接受一位通曉心理學或科學的佛學老師,即使後者對佛法只有粗淺的認識。就西方人士的教養背景而言,這是情有可原的。

那些教授佛學卻貶低佛陀與佛法的人,往往受到人們張開雙臂地熱情歡迎,並被敬重為權威。例如,某個人為了迎合聽眾而說:「頂禮毫無用處」,就立刻受到喝采;若再說:「沒有必要修持前行法,那只是西藏文化的產物」,就歡聲雷動。好逸惡勞是人性,而迎合這種心態的人總是備受歡迎。那些為了遷就他人的弱點而更改教學內容,並將它冠上「佛教」品牌的人,很可能會成為一項新運動的領導人物,他的追隨者將會高呼:「你的作風非常自由、開放,我喜歡!」

這僅是個人的觀察,我無法論斷這個現象是好或壞。如果你關心佛教的正統性,那麼我建議大家應該把焦點集中於佛陀、偉大的傳承上師,以及來自印度與西藏博學有成的大師。我認為,這對佛法的未來至關重要。

我知道,人們總是喜新厭舊,而這也反映在出版佛教書籍上面。人們認為,翻譯已故上師的教言並無可貴之處;相反地,如果有人以自己的話重寫一本論著,或針對學者之間牴觸或相符的意見進行比較研究,可能就會被視為別出心裁。

我所要提出的重點是,佛陀的話語至關重要。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艾瑞克.貝瑪.昆桑兩人與我共事多年,情誼深厚。他們常常說,我的傳法風格適合當前的時代,應該出版成冊。當然,我會全力以赴,但我衷心覺得,就把佛法傳播至西方社會而言,翻譯原典遠比出版我的書籍來得重要。我寧願西方弟子把重點放在研習諸位大師的正統著作之上,而這些著作也應該一直是所有佛教法教的共同基礎。

如果研習佛法僅僅是以我或某個人為中心,就可能會面臨這種危險:人們把個人的喜惡與法教摻雜在一起——某些人喜歡我,某些人痛恨我,某些人信任我,其他人則否。在龍樹菩薩身處的時代,即使「辯論」與「反論證」在印度蔚為風氣,仍有一些佛教徒指控龍樹菩薩扭曲佛語,蓮師也曾面臨相同的處境。這正是我們應該特別重視佛語的原因。

■「法」能淨除無明

就本書所安排的研習架構而言,第一個重點在於談論種子、本基或佛性,我們應該先理解這個重點。其次是道次第,也就是我們因迷惑而陷入的處境。這迷惑是由什麼所構成?它何以持續不斷?什麼是迷惑?為什麼迷惑?執取於能執與所執二元的習氣有多麼頑強?我們如何自欺地相信有一個「我」?這迷惑如何觸發業行與煩惱,積累愈來愈多的習氣?

這些都是重要的主題,同時我們必須承認自己是迷惑的。我們置身於一個已經啟動的連鎖反應之中,既無法巧妙地繞過它,也無法假造清淨與證悟。我們已然迷惑,這是我們目前的處境。下一個步驟是去認識這個處境並非無可逆轉,也不必無止境地重複迷惑的習氣。

迷惑只是暫時的,而非我們的本性,這是佛教的要點之一。因此,迷惑可以被清除,也會止滅。在這個時候,佛教的修持就能派上用場,因為共的法門與金剛乘的不共口訣,都是消除迷惑習氣的實用工具。

人們常常提出這個問題:「初學者是否能夠藉由閱讀幾本書籍或從事一點點靜坐,來達到所欲的目標?」我得說,迷惑的心無法自救,它必須有所依。我們通常把這個「所依」稱為「皈依處」,也就是佛、法、僧三寶。

就我們的切身經驗而言,「法」(佛法)是最有效的所依,因為當我們聽聞了一個真實可靠的經教與法門之後,經過反覆思考而清楚明白,繼而將其付諸實修,清除了妄惑與謬誤,它的確鑿性就不證自明。若不這麼做,迷惑的習氣將會延續。

■依三寶而生起信心

在傳承持有者的心中,法教與法教的真實性是一種法性實相,我們因而向他們領法。已斷惑的人堪能代表佛陀的傳承,而這些人被稱為「僧伽」。僧伽所給予的建言,即是「法」,佛陀則是這種寶貴教誡之源,而這也是「三寶」被視為珍貴的原因。這出自於親身的經驗,並非只是一種信仰;信仰常常是空洞且盲目的。

如果「信仰」是靈修的共同點,那麼凡事都可以成為一種信念或信仰。每個宗教難道不都把它特定的信仰體系視為至關重要嗎?我懷疑有任何例外。然而,最常見的情況是,到了某個時刻,「信仰」毫無理性可言,你不再容許提出質疑,或者你提出問題,卻得不到任何答案:

「上帝創造一切。」

「何以如此?」

「它是教義,所以它是我的信仰。」

「信仰」常常意味著取悅一位普世的神:「上帝是無上的,我是低下的,如果我以愛與忠誠去取悅上帝,祂將會保護我,拯救我。這是我的主要任務——光是信仰,我就能得到救贖。為什麼呢?因為祂具有救贖的力量,而非由我所掌握。我必須尊敬祂,不要惹祂生氣。如果我乖乖聽話,等時候到了,祂就會把我帶到一個安全的處所。」我不反對人們持有信仰,我所要指出的是,這種信仰經不起智識的審察與檢驗。

有趣的是,佛教的實修傳統也把「信心」視為關鍵,然而,佛教的信心是指「知其理而生信心」,迥異於其他宗教的信心。

我們如何才能「知其理」呢?藉由實修竅訣而知其理。當我們這麼做時,就會真正體驗到「無二」,繼而對提供這份體驗的法教生起信心,毫無懷疑。這種信任源於「知其理」,也就是「以佛法來解脫迷惑」。僧伽對我們指出這個事實,佛陀則是本源,由此可見,三寶與我們的修持密切相關。我們確實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

■了悟見地的三個真實義

就金剛乘的修持而言,信心與淨觀必不可缺。當我們把信心與淨觀融入個人的經驗之中,它們就開啟了一扇門,讓我們能夠直接認出本智——空性的本性。

在佛陀所授予的共的法教之中,「虔敬心」常常被理解為對於智慧的欽慕與鍾愛。修行者愈是真心地想要實證人我與法我的空性,就會愈來愈接近實證空性的目標。然而,金剛乘卻僅僅視「虔敬心」為一種心念,而且是最強而有力的一種心念。就此而言,虔敬心等同於另一種心念——悲心,這兩者被視為最崇高、最具威力。它們的大威力與大善能夠中斷所有其他的念頭,尤其是不善的念頭。

竅訣與證道歌總是強調虔敬心與誠心的強度,而一般的哲學教科書常常未提及這一點。一種勢不可擋到幾乎難忍的清淨悲心或虔誠的渴望,能夠剝除所知障,揭顯出最赤裸無遮的本覺。請諸位認識虔敬心與悲心的重要性,尤其在金剛乘之中,虔敬心特別重要。

如果你已遇見一位金剛乘上師,並成為其弟子,這表示你試圖將上師的一切言行視為清淨。不僅如此,你也必須懷著某種程度的淨觀去欣賞同修的言行。共的法教並未對「淨觀」這個主題多所著墨,而我瞭解它可能會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然而,修持淨觀能使修行者飛速地進展;它是一條迅疾的道路。

我在此總結殊勝正法的要點。厭離心與出離心、慈心與悲心、信心與虔敬心等三個面向皆不可或缺,當修行者具足這三個面向,他(她)就已準備就緒,能夠認出並實證空性見。這三個面向缺一不可,否則就難以實證見地。

若無厭離心,就不會覺得有修行的必要;欠缺慈悲心,猶如想要飛翔卻了無雙翼,想要行走卻了無雙腿;若無信心與虔敬心,就根本無法理解金剛乘的甚深法教,很抱歉,我把話說得這麼直白。

再者,「出離心」應該是對「我執」的厭離,而非只是厭離某個骯髒污穢的處所。慈悲心不應該只對朋友與家人生起,而應該無一例外且了無藩籬地慈悲對待眾生。為了生起這些功德,我們必須訓練自己。

「密咒」(Secret Mantra)是「金剛乘」的同義詞,「秘密」意味著對妄惑的心而言,它(心)的本性是秘密的。修行者是否能夠在一、兩年之內或即身有所成就,完全取決於是否實證心性,而實證心性需要信心與虔敬心。

在共的法教中,佛陀並未明確指出信心與虔敬心的重要性,而其中的原因在於它令人難以接受。親愛的讀者,大多數人會接受這個事實嗎?如果有人告訴初學者:「遵從這位佛教上師所說的字字句句,視他所作的一切為圓滿」,他們難道不會立刻有「這是邪教」的反應?是的,乍看或乍聽之下,它肯定像是邪教。這是一個棘手的議題。

然而,金剛乘的修行者不應把「淨觀」局限於上師,也應以相同的敬意與淨觀來看待金剛手足。我們不應只以「淨觀」來看待金剛手足,也應以相同的方式來看待眾生與諸法。金剛乘的修行者應該一再地訓練自己,視諸法都具有三身(three kayas)的自性。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外器世界與內情眾生的大壇城皆是「基」,這是內金剛乘(inner Vajrayana)的關鍵要點。

厭離心與出離心、慈心與悲心、信心與虔敬心這三個真實義,能使你迅速體悟最崇高殊勝的見地,我對此深信不移。研習佛法時,若未融入這三個真實義,儘管你能滔滔不絕地談論佛教的見地,但是坦白說,空談能調伏自心嗎?空談是廉價的,你也可以教一隻鸚鵡說「通膩」(藏tongnyi,空性)、「卡達」(藏kadag,本淨)或「倫竹」(藏lhundrub,任成),不是嗎?

■研讀佛法的正確方式

我想要再補充說明,修行者無須從事深廣的「聞」與「思」,也能夠在佛教的道途上前進。與其收集大量的資訊,更重要的是將主題融會貫通,加以實修。密集的研習不一定會使人厭離我執,也沒有人能保證多聞者就必定慈悲,也不一定會生起深刻的信心與悲心。有時候,「博學」確實會阻礙修行的進展,因此,我要特別強調研習佛法的正確方式。

■調伏自心

什麼是研習佛法的正確方式?切勿以佛學知識來助長我執,也不要為了專挑他人的毛病而去增廣自己的智識。驕傲自大,假想有一個對手(這個對手其實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別人)而發動攻擊的習性,讓人難以敞開心胸,調伏自心。這難道不明顯嗎?

在研習佛法的同時,請甘心樂意地承認:「我確實有缺點與過失。它們是我的缺失,而我需要有所改變。」一旦我們真誠地面對自己,就能迅速地調伏自心,開啟通往真實進展的大門。

我知道,「我完美無缺,其他人都大錯特錯」這種想法是人之天性,而我們也都有規避責任、歸咎他人的習性。但是,若在研習佛陀殊勝經教的同時,仍懷有這種心態,那麼儘管我們明白佛語,卻往往會用它來美化、膨脹自己的驕慢,並且輕視、批評他人,從不自我檢討。已有所學的人常常會懷有這種心態。

■精進於聞、思、修

總之,使用本書的方法在於把書中所談論的主題融入親身經驗之中。我們需要調伏、柔軟自心,這是不變的準則,否則佛法就不會發揮功效。不論空談是多麼地天花亂墜,都毫無益處。我曾以一首詩來為此作總結:

藉由「聞」佛語與論著以除三過,

你因而變得柔和、寂靜。

藉由「思」,

你因而深信解脫。

藉由「修」,

你從內心而體驗自生本智。

因此,請精進不懈地聞、思、修。

研習佛法與證悟上師之經教的真實利益在於,我們將受到啟發而去改變自己思考、言談與行為的方式,因而變得更有禮,更平靜祥和。當我們徹底探究本書所談論的真實義時,就會明瞭自己真的能夠獲得解脫,而且人人都能獲得解脫。

這種信心是透過勝解而達成,而勝解是反覆思惟法教的結果。我們不應任由法教流於文字或想法,反而應該付諸實修,使其融入親身經驗之中。如此一來,眾生所本具的佛性就能顯露。這是我鼓勵諸位研習、思惟法教,並將其付諸實修的原因。

■離於二元的習性

讓我以不同的方式來說明。如果你想要確定修持佛法將會使自己與他人解脫,就必須進行「聞」與「思」:是什麼障蔽自己的本性?我們為什麼與它失聯而陷入迷惑?這是執取二元之習性的緣故。若是如此,我們該如何去除這二元執取?我們需要訓練自己離於二元執取。

當我們不容許二元執取之心生起,並且任其消融、消失,那麼還剩下什麼?最後剩下的是所謂的「無二本智」。是的,這即是離於二元,這即是解脫的方式。這很清楚,不是嗎?解脫是離於我執,解脫是離於執實有!我們以此而生起真實的確信,甚至無須從事嚴謹縝密的研習。

許多人把「從輪迴解脫」想像成為一個遙遠的處所;對於許多宗教而言,確實如此。「當我上了天堂,去了淨土,我就解脫了!我會向上帝或佛陀祈願,淨化自己,積累福德,取悅眾神,然後他們會照顧我,神奇地把我送往淨土。」這可能是一種普遍的信念,但是在佛教之中,真正的解脫是離於所知障與煩惱障二障。

就此而言,瞭解什麼是「二障」不是比較好嗎?正如龍樹菩薩所教導的,諸如慳吝等煩惱是煩惱障,而區分「作者」、「受者」與「所作」三者的分別念,則是所知障。你唯一需要的是透過針對二障所作的解釋,就得以瞭解並辨識二障。就二障而言,除非你能夠消除三輪分別的串習,否則就無法脫離迷妄,獲得真正的解脫。

■保任大圓滿的本淨正見

當修行者已認出大圓滿的本淨正見,並能加以保任時,就自動包含了所有的修持面向。實證見地是究竟的皈依,它是勝義菩提心,也是真實的迴向與圓滿的祈願。換句話說,諸法都被包括在一味的狀態之中。果真如此,修行者就可以只管靜坐,無須從事任何常規的修持。其他人可能會想著:「他不念誦(法本),不修持皈依,也不發菩提心(梵bodhichitta;藏byang sems)。」但事實上,這種大師是在修持真實的皈依,發起真實的菩提心。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不共功德,而它的真實勝義也難以理解。

我要釐清一件事情:本智不會分別造作出「作者」、「受者」與「所作」三輪,因此,除非你認出本智,並能保任本智的相續,否則就無法消除分別三輪的串習,妄相也不會終盡或消滅。不論這個道理是被直白或委婉地指出,不論你是否精進地從事淨除惡業、積聚福德的修持,你總是必須回歸這個要點。 

縱使欠缺這個要點,任何的修持都能減輕迷惑的強度。毫無疑問地,每個善發心、利他心都能鬆開頑固的妄惑,削弱視諸法為真實恆常的執取,但是這鬆開與削弱皆非徹底,亦非永久。修持無分別念的本智,才是唯一能夠盡除迷惑與執取的方法。這顯而易見,不是嗎?這是我們唯一所需,也是最重要的要點。

作者簡介

 

寂天菩薩、蓮花生大士、祖古烏金仁波切等

本書作者包括:寂天菩薩、蓮花生大士、密勒日巴尊者、巴楚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祖古烏金仁波切、堪千創古仁波切、聽列諾布仁波切、邱陽創巴仁波切、祖古東杜仁波切、確吉尼瑪仁波切、竹旺措尼仁波切、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有關作者的簡介請見本書附錄〈各章作者簡介〉。

【彙編者簡介】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美國女性,中學時代即參與街頭示威遊行,成長於嬉皮公社,自認血液中流著吉普賽的基因,也是一位馴馬師與環保人士。追隨過許多著名的成就上師,其中包括了二十世紀卓越的大圓滿瑜伽士祖古烏金仁波切,並在其座下擔任侍者十七年。對現代學佛者而言,她以這樣的身分、角色與思惟,為想要追隨古老上師傳承的學習者提供了相當寶貴的經驗。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從事翻譯多年,譯有《修行百頌》、《大圓滿之歌》、《如是》、《你可以更慈悲》、《如來藏,藏如來》、《立斷》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  

目錄

   

[【序言】以證悟為道/瑪西亞.賓德.史密特

致謝/瑪西亞.賓德.史密特

【實修指南】淨除迷惑,踏上法道/瑪西亞.賓德.史密特

【第一部  入門教言】

【導言一】實證見地是究竟的皈依/確吉尼瑪仁波切

【導言二】繪製一張修行的地圖/竹旺措尼仁波切

【第二部  起點】

第 1 章  佛性/堪千創古仁波切

第 2 章  基——佛性/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3 章  基/竹旺措尼仁波切

第 4 章  再次證悟/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5 章  禪修/確吉尼瑪仁波切

【第三部  融合】

第 6 章  融合見地與行持/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7 章  蓮師對「道」所作的概述/蔣貢康楚仁波切

第 8 章  正確地修持佛法/蓮花生大士 

第 9 章  具德上師/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10 章  具足大力的金剛上師/邱陽創巴仁波切

第 11 章  從無明睡眠中醒覺/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12 章  岡波巴四法之第一法/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13 章  出離心/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第 14 章  無常/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15 章  岡波巴四法之第二法/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16 章  修學心要/巴楚仁波切

第 17 章  真實的基礎/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18 章  皈依/蓮花生大士

第 19 章  最秘密的皈依/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20 章  引導式的禪修/竹旺措尼仁波切

第 21 章  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寂天菩薩

第 22 章  虔敬心與悲心/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 23 章  菩提心:以發菩提心為道的法教/蓮花生大士

第 24 章  菩薩戒/邱陽創巴仁波切

第 25 章  二諦/聽列諾布仁波切

第 26 章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 27 章  空性/邱陽創巴仁波切

第 28 章  無我/邱陽創巴仁波切

第 29 章  顯相大手印的自性/堪千創古仁波切

第 30 章  修所成慧/巴楚仁波切

第 31 章  證道歌/密勒日巴尊者

第 32 章  大乘之本/蓮花生大士

第 33 章  禪修勝義菩提心及其果/蔣貢康楚仁波切

【附錄一】詞彙解釋

【附錄二】各章作者簡介

 

 

8-7